1. 首页 > 其他故事 > 成语故事

【狼狈为奸】的成语故事

【狼狈为奸】的成语故事

【成语】狼狈为奸【读音】láng bèi wéi jiān【释义】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牲畜,狼用前腿,狈用后腿,既跑得快,又能爬高。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。【出自】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十六:“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。”【近义词】同流合污、气味相投、朋比为奸【反义词】志同道合、情投意合、同心协力【故事】源于唐代段成式的《酉阳杂俎》。据说狼和狈是一类动物。狼的前腿长,后腿短;狈则相反,前腿短,后腿长。狈每次出去都必须依靠狼,把它的前腿搭在狼的后腿上才能行动,否则就会寸步难行。有一次,狼和狈走到一个人家的羊圈外面,虽然里面有许多只羊,但是羊圈既高又坚固,于是它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:让狼骑在狈的脖子上,再由狈用两条长的后腿直立起来,把狼驮得很高,然后,狼就用它两条长长的前脚,攀住羊圈,把羊叼走。从此,人们用“狼狈为奸”来比喻互相勾结,共干坏事。
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gushi20.com/qita/chengyu/6301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