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儿童故事

关于读书的故事整理

关于读书的故事整理

读书不必张罗

记得有一次,我在加州大学的图书馆内读书,坐在我对面的,是该大学的政治学教授约翰逊博士。图书馆里边,突然起了一些小骚动,原来是3.5级地震。我自问我读书的功力,比不上约翰逊博士,我已有所觉,他却一无所知。他的整个精神,已走到书本里边,我却做不到。

  到骚动完了之后,他依然读下去,到他把书读完以后,我向他提起这件事情,他望一望墙上的挂画,并没有偏斜,笑道:如果地震,也不会太大。稍后,他怕我说他是书呆子,向我解释,他在家中读书,他的太太经常开录音机,放迪斯科音乐。他的耳朵可能有点毛病。

  其实,读书之乐,就乐在这一个地方。约翰逊博士的耳朵并没有失聪,但一展卷,他的确是失聪了。

  读书非读到失聪的程度,是不能进入超凡入圣的境界的。这位博士有一个本事,的确是过目不忘。我曾问过他的过目不忘的秘密,他说不出来,现在我倒明白了,只要精神专一,就可以过目不忘。

  有一个朋友对我说,许久没有读书,打算到了秋天,自己到加州东面的太浩湖,租赁一幢木屋,窗明几净,面对湖光水色来读书。我听了之后,口中不言,心内知道,他的书是读不成了。后来他果然到太浩湖去了一个月,回来之后,他的确是钓了几个星期的鱼,书还在行箧中。

  读书,千万不要刻意造成读书的环境。读书,是不必这样张罗的。


毛主席爱读书的故事

几十年来,毛主席一直很忙,可他总是挤出时间,哪怕是分分秒秒,也要用来看书学习。他的中南海故居,简直是书天书地,卧室的书架上,办公桌、饭桌、茶几上,到处都是书,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,也全都被书占领了。

  为了读书,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。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,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。游泳上来后,顾不上休息,就又捧起了书本。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,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。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《昭明文选》和其他一些书刊,就是利用这时间,今天看一点,明天看一点,断断续续看完的。

 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,常常带一箱子书。途中列车震荡颠簸,他全然不顾,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,一手按着书页,阅读不辍。到了外地,同在北京一样,床上、办公桌上、茶几上、饭桌上都摆放着书,一有空闲就看起来。

 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,仍不废阅读。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《鲁迅全集》及其他许多书刊。

  有一次,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,医生不准他看书。他难过地说,我一辈子爱读书,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,叫我躺在这里,整天就是吃饭、睡觉,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!工作人员不得已,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,他这才高兴地笑了。

读书人、蚂蚁和土地神

一个读书人在海边亲眼目睹了一艘船出事遇难,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部都被淹死了。
  他便一个劲的抱怨上天不公,竟然只是为了一个罪恶的人偶尔乘这艘船,为了惩罚他,就要让全船无辜的人都死去。
  正当读书人在深深的沉思时,他觉得自己被一大群蚂蚁围住了。
  原来读书人恰好站在蚂蚁窝旁了。突然,有一只蚂蚁爬到他脚上,咬了他一口。
  他立刻不假思索地用脚将他们全踩死了,一个也没有放过。
  就在这个时候,土地神从地底钻了出来了,他用棍子敲打着读书人说:
  你看看你自己,不是也和上天一样,如此对待众多可怜的蚂蚁。你又怎么能做判断天道的人呢?
  人不可苛求别人,因为自己也难免犯别人同样的错误。

陈平忍辱苦读书的故事

陈平西汉名相,少时家贫,与哥哥相依为命,为了秉承父命,光耀门庭,不事生产,闭门读书,却为大嫂所不容。

  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,面对一再羞辱,隐忍不发,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,终于忍无可忍,出走离家,欲浪迹天涯。

  被哥哥追回后,又不计前嫌,阻兄休嫂,在当地传为美谈。

  终有一老者,慕名前来,免费收徒授课,学成后,辅佐刘邦,成就了一番霸业。

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陈平宽容善良的美德和刻苦好学的精神,终于成为汉代的栋梁之才。同时也告诉我们学习不分条件好坏,只要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,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。为了实现理想必须有真本事,向上的道路必然是曲折的,所以必须忍辱负重。苏秦头悬梁、锥刺股也是这个道理。

因有慈母,为我读书

如果一个人回忆往事,父母与自己一起共同读书的场景也许是最美的场景。

美国诗人史斯克兰吉利兰在《阅读的妈妈》一书中写到:

你或幸运/发现宝藏/黄金成堆/珠宝满堂

你我比来/仍是我富/因有慈母/为我读书

这是感动过很多人的一首诗,诗中可以看出孩子对母亲能陪自己读书,感到的温馨与幸福,令人读之如沐春风,心灵颤动。与孩子一起读书,所给予孩子的成长价值,所赋予家庭的美好记忆,已经远远超越阅读本身。

如何引导孩子读书日益成为一个社会话题,也是我们逐渐兴起的家庭文化建设中最值得关注的方面。那么,我们的父母该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?

与孩子一起读书,会形成良好的家风,可以构建更为和睦相亲的家庭。幼承庭训或易子而教,是中国古人陪孩子读书的典范。《三字经》说苏老泉,二十七,始发愤,读诗书,苏洵,也就是苏老泉,与两个儿子苏轼、苏辙共读诗书,最后一门三父子,皆登进士榜,在文化上各有成就,成为千古佳话。书香门第、诗书传家就是对教子有方家庭的美誉。

一个有意思的文化现象是很多母亲都是孩子读书的积极推动者。孟母择邻而处,为的是给孩子一个好的读书环境;欧阳修的母亲以荻草代笔,教子读诵经典;朱熹的母亲是儿子的主要伴读者;顾炎武年少体弱多病,母亲与之伴读诱导,终成大家。歌德在自传中对儿时父亲教自己读书的事情如数家珍,而从书中也可以看出歌德父亲对天资聪颖的儿子所流露出的喜爱。

爱读书的虎先生

大老虎叮当从小就是只与众不同的老虎,当他的兄弟姐妹们忙着学跑步、学捕食猎物的时候,他却对这些没什么兴趣,他搞不懂为什么老虎就定得吃肉呢?叮当觉得鲜美的蘑菇和野果才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,为了搞清楚其他老虎为什么爱吃肉,他就开始从书本里寻找答案,渐渐的,大老虎叮当爱上了看书。天天气好极了,叮当悠闲地躺在吊床上津津有味地看着本新买的童话书,忽然只蜻蜓停在了他的书上,对他说:你好啊,老虎先生。你好啊,蜻蜓小姐,请问有什么事吗?哦,我只是从很远的地方就看到这里有只戴眼镜的老虎,觉得很奇怪,就来看个究竟。呵呵,难道你从未见过戴眼镜的老虎吗?说完,大老虎叮当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,羞红了脸。没见过,老虎都是运动健将,哪有戴眼镜的啊?小蜻蜓顿了顿,继续说道:你不能躺着看书,这样会伤害你的眼睛的,你已经是近视眼了,在这样继续躺着看书,迟早你会变成个瞎子的。瞎子?太恐怖了,我可不想变成瞎子。大老虎叮当个鲤鱼打坐做了起来,谢谢你,小蜻蜓,我以后再也不躺着看书了,我要爱护好自己的眼睛,以后才能看更多的书。

爱读书的小老虎

森林的清晨好宁静啊,小动物们还沉浸在睡梦当中呢,而此刻,最爱读书的小老虎乐乐正在一棵高大的白桦树下,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在阅读。

森林里数乐乐懂得最多:哪种树会预报天气,哪种动物会看病,哪种花能报时……所以大家都称它为“智多星”。

正当小老虎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,一只小蜻蜓飞了过来,转了一下眼珠说:“乐乐,你敢不敢接受我的挑战,我来考考你,好吗?”

乐乐咧开大嘴巴笑着说:“好的。”

小蜻蜓在空中转了一圈,停在乐乐的肩膀上说:“你可听好了,眼泪为什么是咸的?”

小老虎想都没想,张嘴就说:“眼泪有许多不同的盐,其中大部分盐分来自血液,或者追根溯源,这些盐来自我们的饮食当中。”

小蜻蜓睁大眼睛,说:“你可真行!我想像你一样知道很多知识。”

乐乐说:“那我们建一个森林图书馆吧,大家把家里的书都捐出来,这样就有很多书可以看了。”

小蜻蜓高兴地拍打着翅膀说:“我这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动物们。”乐乐也拍拍屁股,自言自语地说:“我要告诉妈妈,把家里的树屋捐出来当图书馆。”

森林图书馆在一周后开放了,小动物们白天都到图书馆来看书。大家猜猜谁是图书管理员啊?对啦,就是小老虎乐乐。

圣俞读书石

  宋朝诗人梅尧臣,字圣俞,安徽宛陵(今宣城)人。他的家乡梅溪村,是个山青水秀、风光绮丽的好地方。每逢梅花盛开的时候,梅山上红白相间,花香醉人。梅退残妆之际,清澈的梅溪水漂满了梅花瓣,别有一番风情梅山脚下梅溪旁,有一块长方形的青石板。梅圣俞小时候,常和伙伴们以此为桌,读书写字。年长日久,这石板竟磨得精光溜滑。村里人都敬重地称它为读书石。

  梅圣俞十三岁那年,宛陵一个姓方的举人死了老子。他和风水先生选择坟地,路过梅溪村,一眼看上了这块平洁光滑的读书石,硬要家丁抬回去给老子做墓碑。村里人哪里舍得!纷纷上前劝阻。有几个小孩干脆趴在青石上喊叫起来:这是我们的读书石!

  什么读书石!方举人火了,边喊边动起了拳脚。眨眼工夫,好几个孩子被打倒在地。梅溪旁哭声、喊声响成一片。

  此时,梅圣俞正在家中吟诗诵赋,听到外面的嘈杂声,急忙跑了出来,只见两个家丁在方举人的指挥下,正要动手抬走读书石。梅圣俞怒火中烧,噔地一步窜上前,两手扠腰,大声喝道:圣俞读书石,谁敢动手!

  方举人一听,如雷贯耳,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对着青石板连连叩头:小人该死!小人该死!望万岁恕罪。接着,头也不敢抬地夹着尾巴跑了。

  原来,方举人把圣俞当成了皇帝的文告圣谕。他狗胆再大,也不敢在皇帝老子头上动土哇!

  事后,村里人都夸梅圣俞勇敢、机智,并改称这块青石板为圣俞读书石。

【随月读书

随月读书的故事

很久以前,有一个叫做江泌的人,江泌小的时候家里很穷,爸爸瘫痪、妈妈又常常生病,江泌白天要去外面工作赚钱养家,晚上还要帮妈妈做事,根本没有钱也没有时间去上学读书。

有一天晚上,家里的人全部睡着以后,江泌一个人坐在屋子里,突然,他看到窗外的月光好亮,江泌心想:“这么亮的月光,我可以用它来看些书,就不愁没钱点灯看书了。”

可是,月亮会慢慢移动,江泌就拿着书随着月光一边移动一边看书,直到月光不见为止。有时候,江泌白天工作太累,到了晚上还是努力提起精神看书,就这样,一天一天过去了,江泌的学问越来越好,终于变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大学问家!

后来,大家就用“随月读书”来形容一个人用功读书,不怕辛苦的精神。

2随月读书的故事点评

分享著名作家龙应台给孩子的话:孩子,我要求你读书用功,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,而是因为,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,选择有意义、有时间的工作,而不是被迫谋生。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,你就有成就感。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,不剥夺你的生活,你就有尊严。成就感和尊严,给你快乐。


上一本:传奇大百科全书下一本:传奇大百科全书

藏火读书

  北朝学者张天龙在京讲《尚书》,十二岁的学生祖莹赶去听课,匆忙中错把《曲礼》当成《尚书》拿在手中。

  等他发现带错了书时,老师已经走上讲台。他深知老师严厉,只好惴惴不安地低着脑袋,不敢声张。说来也巧,老师偏偏点名叫他朗读课文。这下可糟了,了解此事的同学都为他捏了一把汗。

  不料,祖莹却手捧《曲礼》,流畅地背诵了《尚书》中的三篇文章。老师一边看着原文,一边满意地点着头。

  下课后,祖莹的同学李孝怡向老师说穿了秘密。博学强记的张天龙非常惊奇,不但没有批评祖莹,反而和颜悦色地询问他是如何熟记课文的。

  原来,祖莹从小热爱读书,八岁就能背诵《诗》、《书》。他父母担心他过于刻苦,累坏身子,夜间便把灯收藏起来。

  可祖莹的心眼儿挺灵,又想出了巧主意。每天傍晚,他悄悄地把火藏在灰里,等父母睡着后,就遮住窗户,燃火夜读。

  陈天龙听罢祖莹的述说,激动不已,连声称赞说:如此发愤攻读,将来前途无量!

  后来,祖莹果然成了一个才学出众的人。

山洞里的读书郎

  在长江三峡的巫峡和西陵峡之间,有一座名叫秭归的县城。这里就是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。

  屈原自幼聪明好学,在学堂里深得老师的赏识。可有一段时间,他放学后经常迟迟不回家。家里人问他缘故,他总是神秘地笑笑说:我现在谁也不告诉。你们放心吧,反正我不会去干坏事的。

  屈原的姐姐女媭心里仍不踏实。这天,她在放学前先赶到学校,当屈原背完晚书走出校门时,便悄悄地跟在了后面,一直跟到了后山坡的一个山洞里。

  这山洞可真美!婀娜多姿的石柱、石笋和石钟乳,在虚无缥缈的雾气中亭亭玉立。晶莹闪亮的水滴顺着石钟乳尖,一滴一滴地慢慢坠落,叮咚之声,犹如珠落银盘。

  屈原在泉边一块青石上坐了下来,随手掏出一卷竹简,低声吟咏起来。

  女媭站在洞口默默地倾听着。她仿佛跟着弟弟一起,一会儿来到了洞庭湖畔的渔翁、蚕女中间,一会儿又来到了九嶷山上的樵夫、猎人中间直到夜幕降临,洞内一片朦胧时,她才轻轻地喊了一声:弟弟。

  谁?屈原猛一怔。当他瞪大眼睛,看清是自己亲爱的姐姐站在洞口时,连忙笑吟吟地迎上前去:姐姐,我读的都是咱们楚国的民歌,美极啦!可是,老师不许我们在学校里读它,没办法,我就

  那也得对家里说一声啊。女媭只责备了一句,便拉着弟弟的手一块儿走出了山洞。

  屈原在山洞里读书的事很快就传开了。他死后,故乡人民为了纪念他,就把后山的这座山洞取名为读书洞。
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gushi20.com/ertong/11891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