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儿童故事

关于书的故事整理

关于书的故事整理

马局长学书法

  县财政局长老马,上任不到两年得了个外号叫马同意。他的下属不管是谁,只要对他够意思,什么饭条子、油票子,不问青红皂白,他很快大笔一挥写上同意。然而,好景不长,他被免职了。

 老马呆在家里,无事可干,就学起了书法。什么楷书啦,隶书啦,草书啦。可是,他怎么也找不到以前写同意二字的感觉。他又拿起笔写了同意二字,眯着眼睛欣赏。一副得意的样子,嘴里嘀咕着,还是马书的字体漂亮。老马总觉得缺点儿什么,忽然来了灵感。老马的妻子在一家公司做文秘工作,常带回来一些协议书,合同书什么的。老马就在签字的地方写上同意。这回儿感觉找到了。他练字的热情就更高了。

 一天,县纪检委的同志约见了老马的妻子,了解老马的一些情况。他的妻子预感到一种不享之兆,打印了几份离婚协议书带回家中。此时,老马正等着练字呢,马上从妻子手中接过来,立刻找到了签子的地方,同意二字写的特潇洒。妻子趁他不注意的时候,悄悄地放在了背包里。

 没过多久,老马接到了法院的传票。

小书包

以前,有一个小书包,它很骄傲,因为它肚子里全是书,书里面有着很多的知识。

有一天,小蜗牛爬了过来,小书包对小蜗牛说:见到一位知识渊博的绅士也不问个好?是谁教你的?这么没礼貌!太不像话了!小蜗牛赶紧说:你好!小书包又说:为什么不说您好?小蜗牛生气了,说:你有什么了不起的!你自己会动吗?可你的知识有我多吗?你敢跟我比试比试吗?你有什么资格跟我相提并论呀!小蜗牛一声不响、二话不说,赶快爬走了。

又一天,一只小鸟飞过来了,问小书包:你最近好吗?你有什么资格知道我最近怎么样?小鸟看了看小书包说:有什么了不起的!你还不是比不过你的小主人。说完小鸟就飞走了。

小书包自言自语地说:他有什么资格做我的主人。小主人听到了小书包的话,说:你不过是人造出来的,专门给我们使用的,没什么了不起。

小书包听了以后,惭愧地低下了头。

藏火读书

  北朝学者张天龙在京讲《尚书》,十二岁的学生祖莹赶去听课,匆忙中错把《曲礼》当成《尚书》拿在手中。

  等他发现带错了书时,老师已经走上讲台。他深知老师严厉,只好惴惴不安地低着脑袋,不敢声张。说来也巧,老师偏偏点名叫他朗读课文。这下可糟了,了解此事的同学都为他捏了一把汗。

  不料,祖莹却手捧《曲礼》,流畅地背诵了《尚书》中的三篇文章。老师一边看着原文,一边满意地点着头。

  下课后,祖莹的同学李孝怡向老师说穿了秘密。博学强记的张天龙非常惊奇,不但没有批评祖莹,反而和颜悦色地询问他是如何熟记课文的。

  原来,祖莹从小热爱读书,八岁就能背诵《诗》、《书》。他父母担心他过于刻苦,累坏身子,夜间便把灯收藏起来。

  可祖莹的心眼儿挺灵,又想出了巧主意。每天傍晚,他悄悄地把火藏在灰里,等父母睡着后,就遮住窗户,燃火夜读。

  陈天龙听罢祖莹的述说,激动不已,连声称赞说:如此发愤攻读,将来前途无量!

  后来,祖莹果然成了一个才学出众的人。

玻璃书柜

  图书馆里,装满新书的玻璃柜前挤满了人。

  书柜好不得意:瞧我满腹书文,难怪连学者、作家也得毕恭毕敬地站在我面前

  柜中的一本书听不下去了,回敬道:占有书的多少,并不和知识成正比。只有那些认真读的,才是知识的主人。

  书柜听罢,不禁大怒:什么,受我管的书也配来教训我?没见人们不时地向我鞠躬吗?

  原来,它是把人们凑上前去看书名当成向他鞠躬了。

  不多久,书柜的新书全被借完了,玻璃柜子茕茕孑立,尽管漂亮闪光,却没见谁再去瞧它一眼。

  亲爱的宝宝,我们一起来猜谜语吧:

  四蹄飞奔鬃毛抖,拉车驮货多面手,农民夸它好伙伴,骑兵爱它如战友。【谜底:

圣俞读书石

  宋朝诗人梅尧臣,字圣俞,安徽宛陵(今宣城)人。他的家乡梅溪村,是个山青水秀、风光绮丽的好地方。每逢梅花盛开的时候,梅山上红白相间,花香醉人。梅退残妆之际,清澈的梅溪水漂满了梅花瓣,别有一番风情梅山脚下梅溪旁,有一块长方形的青石板。梅圣俞小时候,常和伙伴们以此为桌,读书写字。年长日久,这石板竟磨得精光溜滑。村里人都敬重地称它为读书石。

  梅圣俞十三岁那年,宛陵一个姓方的举人死了老子。他和风水先生选择坟地,路过梅溪村,一眼看上了这块平洁光滑的读书石,硬要家丁抬回去给老子做墓碑。村里人哪里舍得!纷纷上前劝阻。有几个小孩干脆趴在青石上喊叫起来:这是我们的读书石!

  什么读书石!方举人火了,边喊边动起了拳脚。眨眼工夫,好几个孩子被打倒在地。梅溪旁哭声、喊声响成一片。

  此时,梅圣俞正在家中吟诗诵赋,听到外面的嘈杂声,急忙跑了出来,只见两个家丁在方举人的指挥下,正要动手抬走读书石。梅圣俞怒火中烧,噔地一步窜上前,两手扠腰,大声喝道:圣俞读书石,谁敢动手!

  方举人一听,如雷贯耳,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对着青石板连连叩头:小人该死!小人该死!望万岁恕罪。接着,头也不敢抬地夹着尾巴跑了。

  原来,方举人把圣俞当成了皇帝的文告圣谕。他狗胆再大,也不敢在皇帝老子头上动土哇!

  事后,村里人都夸梅圣俞勇敢、机智,并改称这块青石板为圣俞读书石。

苏东坡抄书的故事

  一天,朱载上兴致勃勃地去看望苏东坡,可过了好一会儿,东坡才急急地走出来。

  朱载上问道:先生在忙什么呢?

  东坡答道:在抄《汉书》呢。

  朱载上不解地问道:像您这样的文豪还用得着抄书吗?

  东坡说:我抄《汉书》已有三遍了第一遍,抄开头三字;第二遍,抄开头二字;第三遍,抄开头一字就可以了。

  朱载上感到很新奇,忙起身施礼:您能将您所抄的东西让我看看吗?

  东坡就命仆人从书几上取下一册递给朱载上,但朱载上左看右看,看不明白。

  东坡就说:你念一个字,让我背给你听吧。

  朱载上随口念了一个字,东坡略一沉吟,便逐字逐句地背出了数百句,并且没有错字漏字。

  连试数次,次次如此。

  东坡解释说:我抄书的特殊效果就在于抄一、二、三字作为提示,背书时便可滔滔不绝。

父亲的遗书

这是一个爸爸在临终留给他四岁女儿的遗书,字里行间对女儿的爱很不舍表露无遗,很感动喔!


给可爱的女儿:

爸爸和你玩了好多次捉迷藏,每次都一下子就被你找出来。

不过这一次,爸爸决定藏好久好久。

你先不要找,等你十四岁(还要吃完十次蛋糕)的时候,再问妈妈,爸爸藏在哪

里,好不好?

爸爸要藏这么久,你一定会想爸爸,对不对?

不过,爸爸不能随便跑出来,不然就输了。

如果还是很想爸爸,爸爸就变魔法出现。

因为是魔法,不是真的出现,所以不犯规,爸爸不算输。

爸爸的魔法是:趁你睡觉的时候,跑到你梦里大玩游戏;

在你画图画爸爸的时候,不管好不好看,你觉得是爸爸,就是爸爸;当你拿爸爸的

照片看时,爸爸也在偷偷的看你。

要记得,爸爸一直都陪着你!

你已经是四岁的大孩子了。爸爸要拜托你一件事,要你照顾和孝顺爷爷、奶奶和妈

妈,看是不是比爸爸以前做得好?有多好,妈妈会告诉你的。

爸爸猜想,我们这一次玩捉迷藏要玩这么久,爷爷、奶奶、妈妈有时候看不到爸

爸,他们一定会偷哭。偷哭就是犯规、就是失败。

他们偷哭,你就要逗他们笑,不然游戏输了以后,他们一定会哭得更厉害了。

好不好,宝贝?你们是同一国的,来比赛看你们厉害,还是爸爸?

准备好了吗?比赛就要开始了!

“不合格”的手工书

爸爸送给小小一本立体手工书。哇,好多手工啊!谢谢爸爸!小 小迫不及待地打开书,做了起来。爸爸提醒她说:小 小,做之前 应该看一下制作说明。我知道,我知道!小 小嘴里应着,手上却没停。她又是剪又是折又是粘,可折腾了好半天,一件手 工作品都没做好。她跑到爸爸跟前抱 怨 说:这书不合格,根本就做不成 手 工!是吗?我来研究一下!爸爸接过书,认真地看起了制作说 明。过了一会儿,爸爸说:小小,实线 应该剪开,虚线 应该折叠,你全 弄反了。小小看了看制作说 明,红着脸说:都 怪我没看。回到桌 旁,小小认真读了一遍制作 说 明,不一会儿就做出了一辆 漂亮的小汽车。

东坡抄书

一天,朱载上兴致勃勃地去看望苏东坡,可过了好一会儿,东坡才急急地走出来。朱载上问道:“先生在忙什么呢?”东坡答道:“在抄《汉书》呢。”朱载上不解地问道:“像您这样的文豪还用得着抄书吗?”东坡说:“我抄《汉书》已有三遍了——第一遍,抄开头三字;第二遍,抄开头二字;第三遍,抄开头一字就可以了。”朱载上感到很新奇,忙起身施礼:“您能将您所抄的东西让我看看吗?”东坡就命仆人从书几上取下一册递给朱载上,但朱载上左看右看,看不明白。东坡就说:“你念一个字,让我背给你听吧。”朱载上随口念了一个字,东坡略一沉吟,便逐字逐句地背出了数百句,并且没有错字漏字。连试数次,次次如此。

东坡解释说:“我抄书的特殊效果就在于抄一、二、三字作为提示,背书时便可滔滔不绝。”来自:民间故事网

小松鼠与故事书

小松鼠坐在大树上

行走百年的植物百科全书

生前,胡秀英曾对人提起,港督夫人有一年邀请她到家里做客。但门卫打量衣装,认为她是打工农妇,不让进入。最后,港督夫人亲自到门口迎接。

她的学生、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荣休教授毕培曦也记得,1969年1月,他在这所大学读大一,生物课堂上,冷不防走进一个女的,穿着略嫌过宽的陈年衬衫和毛背心,腰间还挂了条带灰点的祝君早安毛巾,学生们猜她是清洁工,只见她二话不说,走到黑板前书Why Plants?,既而英文开讲。他们才惊觉,原来她就是刚从哈佛大学借调到中大崇基学院的教授胡秀英。

1908年农历正月元宵,她生于江苏徐州洪泽湖畔的农家。4岁丧父。能干明理的母亲从未令其缠足。她6岁时,被送入基督教会开办的正心女子学校读书。1926年,她考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。原本主修物理化学,后转修植物分类学,她有两说:一是着迷蚕豆花与虫儿之间的微妙关系;二是自然课上,老师带我们上竹园量竹笋。每周量一次,一月两月它无变化。待雨后,那只竹笋就找不着了。原来一晚上,它突长3尺高。大自然真是神奇。

1935年毕业后,施德蔚教授推荐她到岭南大学生物系读研,因为那儿有全国最大的植物标本室。其后,她师从竹子分类学家莫古礼,完成硕士论文《中国之补品》。当时,莫博士曾问她论文命题。她回答,黄河流域的婴儿死亡率,在农村占50%以上。母亲生她前,曾有二男三女,其中3个死于脐风。她出生后,父亲专到镇上买药,煮后喂她,她才得以活命。她要探寻到底是什么药救了她。

之后明白那种小儿药含有一种冬青救必应(ILEXROTUNDA)胡秀英在《我和冬青的故事》中写道。
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gushi20.com/ertong/11496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